我的攝影人生、我的生活記錄、我的GM1
話說,不知麼怎麼的,我居然入手了M4/3系統的相機,算一算真正入攝影大門也差不多五、六個年頭,這當中從底片相機,到DSLR,一路到DC,幾乎該碰的都碰過了,而M4/3系統是兩年前的我,怎麼也不會考慮的,會直接無視的原因不外乎是,片幅太小、高ISO畫質不夠純淨,但直到GM1出現,我才從新思考,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我想是貼近生活而沒有負擔,當然體積便利就成為主要的考慮因素。
20mm f/1.7 II
停紅燈時最常作的動作就是把相機拿出來,先談談20mm f/1.7 II這顆cp值超高的餅干鏡吧,等效40mm是屬較冷門的焦段,但就畫質與輕巧而言,無異達到相當完美的平衡,也許是片幅先天的弱勢,即使光圈來到了f/1.7,淺景深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,但我個人還蠻喜歡這種景深不淺,但卻很立體的感覺,也許這也是木眼的好處吧,哈哈
20mm f/1.7 II
20mm f/1.7 II
中都溼地公園的偽碼頭,20mm f/1.7II的對焦速雖不是飛快,但也不算慢了,尤其是對手動對焦相機入門的我來說,已經是大大感動。
20mm f/1.7 II
媽媽推著小孩閒散,畫面中有愛,有時照片裡多了人,感覺就不同了。
20mm f/1.7II
GM1內建的重曝功能,有時卻也能創造出一些很特別的效果,宛如倒映在水中的畫面。
20mm f/1.7 II
有時照片會加些後製的處理,只是強化個人想表達的感受,但我知道有些人不好此道,但看看也無傷大雅^^,希望大家多多見諒。
20mm f/1.7 II
女皇陛下玉照,毛兒子的地位應該高高在我之上吧XD,我想,真心疼愛毛小孩的人們呀,應該都像她一樣,毛小孩是很可愛的,即使是動物,也有牠們生命的價值,不是任何人可以傷害或剝奪的。
20mm f/1.7 II
可口的駱梨沙拉,近拍食物,20mm f/1.7 II畫質之銳利,令人相當滿意。
20mm f/1.7 II
逆光而行,人生並不是事事順遂,偶而會有逆光看不清前方的時候,但只要內心堅定,陽光雖刺眼,卻也令人心溫暖。
20mm f/1.7 II
不覺得爬行植物,就好像浮在眼前一樣嗎!
20mm f/1.7 II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接著是我最常使用的鏡頭,LEICA 25mm f/1.4,也不知是不是LEICA光環加持的虛榮心作祟,但LEICA 25mm f/1.4的畫質真的是沒話說。
LEICA 25mm f/1.4
拜大光圈所賜,淺景深效果更上20mm f/1.7 II一層樓,且即使光圈全開,畫質依然相當的銳利。
LEICA 25mm f/1.4
我的枕邊人,有著奇怪性格的喵星人,她應該把我當作細漢的才是,這張ISO已來到3200,畫質還算是純淨,就小片幅系統而言,GM1應該是交代的過去了。
LEICA 25mm f/1.4
青漾,25mm f/1.4發色濃郁而溫暖,鐵絲網的背後,是一片待整的空地,而空地的後方是一棟棟的高樓,曾幾何時,人們兒時玩耍的空地,慢慢變成許許多多金錢遊戲所堆積出來的冷漠…
LEICA 25mm f/1.4
LEICA 25mm f/1.4
25mm f/1.4拍攝黑白作品也相當有風味,人像創作大都是拍背影,因為深怕被人白眼,但也因為不在鏡頭前,人們的姿態也就更為自然。
LEICA 25mm f/1.4
25mm
等效50mm對我而言很適合街拍特寫。可愛的小白貓,即便欠於梳洗的外在已褪去光彩,當終究隱藏不了那傲骨的優雅姿態,藏身於大都市之中的小小流浪者。
LEICA 25mm f/1.4
LEICA 25mm f/1.4
GM1的電子快門高達1/16000秒,即使是艷陽高照下,光圈全開也不用擔心照片過度曝光,就連EOS 5D Mark III也才到1/8000秒呀@@",不過電子快門也是有缺點,若拍攝移動的物體,高速快門有時會產生果凍現像。
LEICA 25mm f/1.4
LEICA 25mm f/1.4
夜高雄,於愛河之心天橋上拍下,大光圈f/1.4的好處,在不用堆高ISO值的情況之下,在可用快門間取得平衡,高雄真的是很美、很有人情味的城市,即使是深夜也難隱她的風采。
LEICA 25mm f/1.4
LEICA 25mm f/1.4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至於17mm f/1.8,與她的相遇安全是場意外,不過卻也留下不錯的印像,最後因相近的焦段太多,沒能將她留下。
17mm f/1.8
心窗,人們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黑暗面,時而抑鬱、時而深沉。但願所有人都保有心中的那道光明…
17mm f/1.8
17mm等效35mm,算是近可攻、退可守的萬用焦段。
17mm f/1.8
火車上移動中拍下,雖有些晃動,但還蠻喜歡這張照片的感覺,與17mm f/1.8相處時間並不長,充的了場面的作品並不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最後來說說,與GM1搭配銷售的KIT鏡,也是目前M4/3系統裡最輕巧的變焦鏡,12-32mm f/3.5-5.6,才70克的鏡身裡卻擁有MEGA O.I.S防手震功能(補償約三級快門速度)。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廣角端12mm等效24mm,能夠呈現相當具張力的畫面,而變形的控製也不算太差,就體積價格而言,就不用多作苛求了。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雖說是KIT鏡,但畫質表現比想像中的好上許多,加上可變焦的便利性,大大增加創作的豐富性。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望遠端32mm等效64mm,也算標準焦段,拍特寫的情況之下,不必擔心其它景物入鏡,缺點是f/5.6光圈太小,夜晚拍即使防手震加持,照片成功率還是大大下降,也許是本人手殘也不一定@@" 。
以上GM1小小的使用心得分享,全屬個人的觀感,這是第一次在M版上發文,在各方面還是有許多的不足,還望各位版大多多指教,攝影對我而言是種生活記錄,是證明我還活著的一種方式,荒木經惟也說過,「所謂攝影,就是人生」真是說的太好了。
人生百態,各種臉譜盡在 有時照片就像一本沒文字的書
成像者藉由影像來訴說對於這世界的感受
本人熱衷此種精神方式的傳遞
每個人心中的天地本不同
於此傳達我對於這世界的感受…

停紅燈時最常作的動作就是把相機拿出來,先談談20mm f/1.7 II這顆cp值超高的餅干鏡吧,等效40mm是屬較冷門的焦段,但就畫質與輕巧而言,無異達到相當完美的平衡,也許是片幅先天的弱勢,即使光圈來到了f/1.7,淺景深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,但我個人還蠻喜歡這種景深不淺,但卻很立體的感覺,也許這也是木眼的好處吧,哈哈


中都溼地公園的偽碼頭,20mm f/1.7II的對焦速雖不是飛快,但也不算慢了,尤其是對手動對焦相機入門的我來說,已經是大大感動。

媽媽推著小孩閒散,畫面中有愛,有時照片裡多了人,感覺就不同了。

GM1內建的重曝功能,有時卻也能創造出一些很特別的效果,宛如倒映在水中的畫面。

有時照片會加些後製的處理,只是強化個人想表達的感受,但我知道有些人不好此道,但看看也無傷大雅^^,希望大家多多見諒。

女皇陛下玉照,毛兒子的地位應該高高在我之上吧XD,我想,真心疼愛毛小孩的人們呀,應該都像她一樣,毛小孩是很可愛的,即使是動物,也有牠們生命的價值,不是任何人可以傷害或剝奪的。

可口的駱梨沙拉,近拍食物,20mm f/1.7 II畫質之銳利,令人相當滿意。

逆光而行,人生並不是事事順遂,偶而會有逆光看不清前方的時候,但只要內心堅定,陽光雖刺眼,卻也令人心溫暖。

不覺得爬行植物,就好像浮在眼前一樣嗎!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接著是我最常使用的鏡頭,LEICA 25mm f/1.4,也不知是不是LEICA光環加持的虛榮心作祟,但LEICA 25mm f/1.4的畫質真的是沒話說。

拜大光圈所賜,淺景深效果更上20mm f/1.7 II一層樓,且即使光圈全開,畫質依然相當的銳利。

我的枕邊人,有著奇怪性格的喵星人,她應該把我當作細漢的才是,這張ISO已來到3200,畫質還算是純淨,就小片幅系統而言,GM1應該是交代的過去了。

青漾,25mm f/1.4發色濃郁而溫暖,鐵絲網的背後,是一片待整的空地,而空地的後方是一棟棟的高樓,曾幾何時,人們兒時玩耍的空地,慢慢變成許許多多金錢遊戲所堆積出來的冷漠…


25mm f/1.4拍攝黑白作品也相當有風味,人像創作大都是拍背影,因為深怕被人白眼,但也因為不在鏡頭前,人們的姿態也就更為自然。

等效50mm對我而言很適合街拍特寫。可愛的小白貓,即便欠於梳洗的外在已褪去光彩,當終究隱藏不了那傲骨的優雅姿態,藏身於大都市之中的小小流浪者。


GM1的電子快門高達1/16000秒,即使是艷陽高照下,光圈全開也不用擔心照片過度曝光,就連EOS 5D Mark III也才到1/8000秒呀@@",不過電子快門也是有缺點,若拍攝移動的物體,高速快門有時會產生果凍現像。


夜高雄,於愛河之心天橋上拍下,大光圈f/1.4的好處,在不用堆高ISO值的情況之下,在可用快門間取得平衡,高雄真的是很美、很有人情味的城市,即使是深夜也難隱她的風采。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至於17mm f/1.8,與她的相遇安全是場意外,不過卻也留下不錯的印像,最後因相近的焦段太多,沒能將她留下。

心窗,人們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黑暗面,時而抑鬱、時而深沉。但願所有人都保有心中的那道光明…

17mm等效35mm,算是近可攻、退可守的萬用焦段。

火車上移動中拍下,雖有些晃動,但還蠻喜歡這張照片的感覺,與17mm f/1.8相處時間並不長,充的了場面的作品並不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最後來說說,與GM1搭配銷售的KIT鏡,也是目前M4/3系統裡最輕巧的變焦鏡,12-32mm f/3.5-5.6,才70克的鏡身裡卻擁有MEGA O.I.S防手震功能(補償約三級快門速度)。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廣角端12mm等效24mm,能夠呈現相當具張力的畫面,而變形的控製也不算太差,就體積價格而言,就不用多作苛求了。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雖說是KIT鏡,但畫質表現比想像中的好上許多,加上可變焦的便利性,大大增加創作的豐富性。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
12-32mm f/3.5-5.6
望遠端32mm等效64mm,也算標準焦段,拍特寫的情況之下,不必擔心其它景物入鏡,缺點是f/5.6光圈太小,夜晚拍即使防手震加持,照片成功率還是大大下降,也許是本人手殘也不一定@@" 。
以上GM1小小的使用心得分享,全屬個人的觀感,這是第一次在M版上發文,在各方面還是有許多的不足,還望各位版大多多指教,攝影對我而言是種生活記錄,是證明我還活著的一種方式,荒木經惟也說過,「所謂攝影,就是人生」真是說的太好了。
人生百態,各種臉譜盡在 有時照片就像一本沒文字的書
成像者藉由影像來訴說對於這世界的感受
本人熱衷此種精神方式的傳遞
每個人心中的天地本不同
於此傳達我對於這世界的感受…
留言
張貼留言